为主题,链接养殖、种苗、饲料、动保、流通和消费等所有的环节,辨析行业问题、厘清发展思路,一同推动中国金刚虾产业健康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养殖投入品、流通、食品等企业代表超过600人参加大会,线万人关注。
中国金刚虾大会已在福建漳浦连续举办两年,成为资源聚集的大平台、品牌建设的大集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行动,是充分挖掘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全面展示我国金刚虾发展成效的重要窗口。
直面行业难题,探寻产业发展之路。金刚虾发展面临种质高度依赖进口、苗种同质化严重商品虾行情逐年下滑、养殖病害日益加剧等难题。多名行业专家围绕育种、养殖模式升级、病害防控等议题展开讨论。
全产业链驱动,提供产业解决方案。金刚虾养殖的迅速崛起,带动了种苗、饲料、动保等领域的全新市场。海大、澳华、通威、恒兴、全兴、粤海、铭治等企业为金刚虾全产业痛点全方位提供解决方案。全国虾病监测联盟成立,提高从业者的检测意识,普及科学检验测试常识降低误检率,提高对病害的科学防控能力。
品牌风云榜评选,致敬行业标杆。奋斗者加油,为成功者加冕,2022中国金刚虾产业风云榜”评选出为金刚虾行业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的行业标杆,包括“年度饲料企业”“年度饲料先锋企业”“年度新锐企业”“年度虾苗企业”“年度虾苗优选品牌”“年度爆品”“金刚虾产业乡村致富带头人”“年度养虾匠人”等奖项。
本次活动由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对虾工业化养殖科学技术创新联盟指导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承办。
金刚虾学名斑节对虾,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2008年引进我国,与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一同被誉为“对虾四天王”。自从南美白对虾爆发严重病害以来,业界一直在寻找替代品种,近年金刚虾快速崛起,成为一大亮点,金刚虾具有生长速度快、价格高、病害少等特点,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局部地区成功率高达80%以上。
当前,我国金刚虾养殖面积超10万亩,养殖产量超10万吨,仅次于南美白对虾成为第二大海水虾品类,虾苗销量约150亿尾,虾料销量约15万吨,全产业值超130亿元,主产区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其他区域有零星养殖,但不具备大规模养殖。
福建是海洋大省也是渔业大省。202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超320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及渔业经济总产值均居全国第三位。福建是金刚虾发展的主阵地,金刚虾年产量近5万吨,当地一季白虾+一季金刚虾的养殖模式已成为主流模式,风靡行业。
中国金刚虾看福建漳浦漳浦。是夏季已有超7000口高位池养殖金刚虾,最高亩产突破1.5万斤,成为中国对虾业转型风向标。
“福建漳浦金刚虾养殖崛起,正获得慢慢的变多人的瞩目,带动了国内新一轮金刚虾养殖热潮。这里形成了全国最密集的金刚虾苗、虾料、动保及商品虾销售集散地,成为中国对虾业转型风向标。”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游宇说。
当前,我国南美白对虾产量110~120万吨,金刚虾产量仅为南美白对虾产量的1/10。金刚虾养殖的热情虽然高涨,但基于受限因素较多,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养殖规模,短期内都不可能与南美白对虾同日而语。
“斑节对虾短期内养殖成功率依然会比南美白对虾高,在市场受欢迎的程度将日益提高,是华南对虾养殖业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出路,斑节对虾养殖大有作为。”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昌翰说。
王昌翰表示,从国际来看,相对于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始终位于对虾品类中的高端,市场售价通常是南美白对虾(同等规格、同等品类)售价的1.3倍以上;从国内看,销售局面正在改变,相对于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未来的市场更值得期待,“未来斑节对虾的价格一定会远超南美白对虾的价格。”
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咱们不可以只研究怎么样杀灭病原,更要研究怎么样与病原共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说。
“2017年-2022年,漳州地区金刚虾苗与白虾苗的生产比例由1:9转变为3:7。”集美大学教授黄永春表示,金刚虾是对虾养殖品种中当之无愧的新贵,成为福建漳浦地区兴渔富农的重要抓手,养虾业掀起一股“黑色”旋风,是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的水产养殖品种。
“近两年,金刚虾的抗病力在下滑,但依然是华南夏季养虾优势选择品种。”农财宝典对虾产业研究室首席分析师陈宏霖说。
然而,在养殖热情迅速高涨的同时,金刚虾仿佛遭遇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三年一坎”。2022年,华南各金刚虾主产区投苗成活率明显下滑,排塘率明显增长。据了解,福建佛昙地区因苗场众多,养殖密集,造成交叉感染,恶性循环最为严重,有养殖户已经排了2批苗。
从最初黑鳃、蓝身两大主体问题,到软壳、黑脚、白斑、EMS等病害层出不穷,以抗病性强而著称的金刚虾时刻遭受病害的威胁,问题大多有三:
一是良种品种单一。国内优质金刚虾养殖种源单一,种虾高度依赖进口,品牌苗规模有待逐步扩大,金刚虾良种本土化、多样化值得行业高度重视。
二是气候环境影响。在种虾抗逆性下降的背景下,受温度、降水、水源恶化、弧菌超标等因素影响,金刚虾不仅育苗成数低,在养殖过程中,发病率与排苗率也明显提高。“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咱们不可以只研究怎么样杀灭病原,更要研究怎么样与病原‘共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如是说。
三是养殖管理问题。近年来,金刚虾放苗密度从10~15万尾/亩迅速暴增至40~50万尾/亩,投苗密度的盲目扩张,给金刚虾养殖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仅从蓝身问题来看,高位池模式下,金刚虾蓝身率为10.56%,是土池的4.63倍,不仅导致虾价低2-3元/斤,也增加了发病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黄建华介绍,依据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斑节对虾幼虾饲料中海带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8%。
与此同时,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孙成波表示,养殖水域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养殖水质调控、减排和治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针对金刚虾苗期成活率低、蓝身活力差、疾病频发等养殖痛点,福州珊瑚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卫亮指出,恒兴围绕一条金刚虾产业链,提出恒兴金刚虾全程服务计划:繁育专门化新品系,为养殖提供优质金刚虾种苗;通过微营养平衡技术,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产品;采用健康养殖模式,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成功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提供金刚虾整套养殖解决方案,助力养殖成功。
“饲料技术如何支撑金刚虾养殖成功率?”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总裁助理兼集团首席技术官程开敏博士认为,应根据对虾生长节奏匹配相应的营养,通过管理手段匹配对虾生长曲线,产品组合使用,对对虾的消化道健康、应激性进行双重呵护,提高金刚虾养殖成功率。通过技术改进与产品研究开发,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竞争回归到客户本质需求上。“客户的真实需求是粤海产品的价值主张,客户成功是金标准。”
近年来水产养殖水体恶化、气候变迁、病害增加等,全兴国际集团中国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林育廷博士指出,为此,全兴国际集团率先提出360°全方位营养+全方位技术服务,针对不同养殖阶段、模式与管理上,给予客户最佳饲料方案组合,并且配合养殖注意要点与动保使用,结合公司独家开发肝胰脏盲管健康检测与多年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经验,帮助客户养殖成功。
随着对虾高密度养殖成为主流,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病害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孙成波表示,通过构建对虾地膜池硬件设施化工程化技术体系、养殖尾水减排技术和对虾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促进金刚虾养殖模式升级和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
“寻找中国养虾致富带头人赚钱密码有三个,一是优选虾苗,有独立自主的标粗场;二是水源稳定,有蓄水池或者地下水;三是营养调控,选择高端饲料替代动保。”铭治集团对虾产业链负责人周胜利认为,种虾的选择是做好苗的关键,生物絮团技术的应用也要因地制宜。“模式升级是改变行业困境的最好方式,‘小棚模式’大有可为。”
联合承办:恒兴股份、通威股份、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全兴国际集团(海马/全兴/常兴/泉兴);
支持单位: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福建一洲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 记者 叶香玲 莫景文 马俊敏 论坛主持 蔡丹燕 摄影记者 吴秒衡 摄 像 冯国强 李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