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万宁2月15日电 (记者李学山)“接不完,要买我们东星斑的电线日,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盐墩村万诺水产养殖基地里,万宁市海洋养殖协会会长叶慧强一边拿起手机接电话,一边苦笑着对记者诉说他“幸福的烦恼”。
近段时间,由宁浩执导的海南东星斑宣传片《阳光的鱼》上线,这部通过一条鱼连接起的乡情、亲情短片全网热播后,这条寓意红红火火、“海南味”十足的鱼迅速引起了全国“吃货”的关注。从各种途径涌来的订货电话让叶慧强和万宁的养殖户们有点措手不及。
东星斑是石斑鱼的优秀品种之一,体色艳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集“颜值”“口感”“营养”于一身,被称为“水中玫瑰”,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在国际市场尤其东南亚市场也十分热销。
海南是东星斑的天然福地,这里的东星斑种鱼保有量在全国占比95%以上,鱼卵年产量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南繁“早春”东星斑的鱼苗年产量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更是100%,是海南渔业真正意义上的“拳头产品”。
地处海南岛东部的万宁市是海南东星斑养殖示范区和集聚区,约占全省产量三分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工厂化集约化手段,在占用较少土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东星斑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
在叶慧强为东星斑的订货电话而“烦恼”的同时,在位于万宁市东澳镇的万宁林兰水产养殖基地里,企业负责人吴山也在忙着为客户落实订单发货的事情,因为春节期间物流停运,他们养殖的东星斑销量却保持稳步上涨。吴山说,目前养殖基地每天保底有5000条东星斑出塘,出货量高的时候一条能发出一万条:“平时东星斑的出塘价平均在120元一斤左右,春节最近一段时间价格持续上涨至130元一斤,来要货的大部分是高档酒店。”
虽然东星斑的市场行情报价很好,但要想把东星斑养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让原产于深海的东星斑能适应岸上的养殖环境,要付出很多功夫,“一旦某些条件达不到,它就不会给你好颜色看”。
叶慧强说,首先是养殖池,按照各种要求配置建成的线平方米的池子投资就需要3—4万元;其次还要给东星斑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这里用的水行业内叫做“无光水”,工厂将抽取上来的海水在过滤杂质后才能用于养殖,确保水质纯净,而东星斑耗氧量较高,养殖池里面需要保持24小时活水运行;同时池里的水温一般不能低于21℃,否则就会影响东星斑的进食和生长,这也是为什么东星斑的“身价”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把东星斑养出“玫瑰红”,养殖池的光照就必须要安排“到位”。“东星斑体内的色素细胞对光照十分敏感,养殖基地里的蓝光、红光就是模拟海底的光照环境。”叶慧强说,除光照外,给东星斑吃的生物饵料更是大有讲究,其中虾青素含量高的饵料是东星斑能长成红色的关键因素。
来自附近村庄的养殖工人彭涛到养殖基地里工作一年多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照料好这些不停游动的小精灵,按时给它们投料、换水,做好清洁卫生。此外每天还要观察鱼群排泄的粪便,以确定肠胃、肝脏是否健康;晚上趁鱼群睡觉,水流较为平缓的时候,还得打手电筒去察看鱼的表皮,确认出没出现病斑。他说,为了鼓励工人养好东星斑,厂里在给他们制定5000元底薪基础上,还根据成活率、养殖周期等数据给予绩效提成,平均下来月薪上万元。
除了彭涛这样的固定工人,万诺水产在繁忙季节还会大量聘请周边的村民到基地来做劳务工。叶慧强说,2023年,他们仅临时用工就达到了3200人次。而在万宁,目前共有养殖东星斑基地192家,带动4200人就业,临时工每年10万天左右同时还带动万宁42个乡村集体经济一起发展,对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让原本生活在深海的东星斑在岸上也能“扎根”并逐渐发展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海南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
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养殖处负责的人介绍,海南石斑鱼海水网箱养殖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开始是在三亚红沙港和陵水新村港两个地方。这是海南石斑鱼养殖的初步探索期,集中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上,养殖技术也相对简单,主要是以自然生长为主,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都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跟着时间的推移和养殖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2008年以后,海南石斑鱼的养殖模式逐渐丰富,除了传统的网箱养殖模式外,还出现了池塘养殖的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也逐渐丰富。尤其是2014年到2017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一直在升级和创新,以及政府加大对海南石斑鱼养殖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海南石斑鱼产业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2018年以来,随技术的一直在升级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工厂化养殖成为海南地区养殖名贵石斑鱼品种的主要模式。同时,海南石斑鱼的品种也不断丰富,海南石斑鱼的销售市场也逐步扩大,东星斑、老鼠斑等名贵品种开始步入国内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石斑鱼养殖基地之一。
《2022年海南省渔业统计年报表》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海南省石斑鱼养殖产量6.54万吨,占全国石斑鱼养殖产量(20.58万吨)的31.79%,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养殖产值约52.35亿元,占海南省渔业总产值的11.22%,占海水养殖总产值的62.86%。石斑鱼产业已成为推动海南省渔业经济稳步的增长、带动渔民就业增收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近五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海南省石斑鱼商品鱼占据全省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第1位;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海南省石斑鱼亲本品种、亲本保有量、受精卵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年产受精卵达10万公斤以上,从源头上影响着我国整个华南石斑鱼养殖市场和东南亚部分市场;此外,海南还是全国优质水产苗种的主产区,供应着全国100%的“早繁”石斑鱼苗种,上市时间比广东、广西提前约2个月,苗种的持续供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全国水产品物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才能驱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傅晓介绍说,近年来,海南省石斑鱼产业在不断克服挑战、创新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病害防控、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完善等,但海南石斑鱼产业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海南省政府对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科研机构、企业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有理由相信未来海南石斑鱼产业将在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但他也表示,石斑鱼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多社会资本的介入,才能攻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让东星斑这样的“网红鱼”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叶慧强说,万诺水产目前约有400个东星斑养殖池,年出货量达20万条。他们打算年后新建一个东星斑育苗厂,自己来做标苗,这样能更好地把控鱼苗品质,生产出更多好产品,让海南东星斑的品牌更加“红火”。
习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七一建党 初心不忘 忆往昔 风雨兼程救亡图存 看今朝 砥砺前行民族复兴 展未来 壮志凌云铸就辉煌 党心聚民心 伟业谱新篇 热情庆祝中国成立103周年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