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老师写在前面的线年以来,近些年年年都会在我国华中水产养殖地区,或多或少地发生的养殖鱼类所谓的“越冬综合症”,今年又开始了。与以往发生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时间相比,今年发生的时间似乎稍早了一些(以往大多是2月底或者3月初甚至以后发生的)。
我们认为,由于最近一段时期养殖水产品价格特别低迷,养殖业者对继续增加对水产养殖业投入成本失去信心,放弃了在越冬期间对越冬鱼类坚持投喂少量优质饲料等越冬管理措施。此外,这几个省份在越冬期间的温度较往年相比来说较高,导致越冬鱼类越冬前储备在鱼体内的能量消耗过大,是导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提前到来的根本原因。建议水产养殖业者对于已然浮现“越冬综合症”的养殖池塘,采取少量多次地投喂少量优质饲料的措施,不要滥用各种消毒、杀菌和杀虫类药物,避免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对患病养殖鱼类导致非常严重地应激性刺激,而增加养殖鱼类的死亡。
自2017年以来,我国华中水产养殖地区温水性养殖鱼类在越冬后的初春时节,主要是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所谓摄食性鱼类,因为所谓的“越冬综合症”的发生而造成大批量死亡。在同一池塘饲养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滤食性鱼类,发生“越冬综合症”疾病而死亡的情况则比较少见。对于温水性养殖鱼类在水温尚低的初春时节就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也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历史上很少见到的问题。
为了阐明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致病原因,我们与国内的一些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防控专家一样,也曾经从出现体表溃疡等典型症状的“越冬综合症”鱼类体内寻找致病性病原生物。国内的研究者们先后从出现“越冬综合症”的患病鱼体内,分离到病毒(如危害黄颡鱼的小RNA病毒,YCPrV等)、真菌(如水霉,Saproleguia spp.等)、细菌(如点状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unctata 、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柱状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loumnare 和叉尾鮰爱德华菌 Edwardsiella ictaluri 等),还有多种寄生虫(如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 等)。
为什么在患同一种疾病的养殖鱼类体内,会找到如此众多不一样的种类的致病性生物?我们在带着这类问题在与各地水产养殖业者探讨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时,部分水产养殖业者对我们说出如下内容的一段话,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过去我们用1吨水产用饲料,可以养出1300~1500斤左右的鲜鱼来,现在我们同样用1吨水产用饲料,难以养出900斤鲜鱼来了!”结合不同研究者在对不同地方发生“越冬综合症”的养殖鱼类进行全方位检查后,在患病养殖鱼类体内检查到的上述各种致病性生物,在引起患病养殖鱼类发生“越冬综合症”导致其死亡的过程中,可能仅仅是起到了“帮凶”的作用。而引起养殖鱼类因“越冬综合症”大量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由于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期之前,水产养殖业者未能对其投喂优质饲料,进入越冬期时养殖鱼类体内未能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因此,不足以满足养殖鱼类在漫长的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需求,导致了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自身免疫系统防御能力低下,因而容易收到养殖水体中存在的各种致病性生物侵袭与危害。
因为能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的致病性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各种寄生虫,在养殖水体中原本都是常在的。一旦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机能低下,就能为这些原本就存在于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致病性生物,创造浸染的机会。致病性生物侵入到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体内后,虽然不能成为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元凶”。但是,研究者在这些患病养殖鱼类体内,找到并鉴定出这些具有致病能力的致病性生物,进而将其视为引起“越冬综合症”的致病生物,也就是容易被人类能理解问题了。
等摄食性养殖鱼类,而对于同一个越冬池塘内饲养的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造成危害的则比较少。这种现象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养殖业者越冬前对越冬鱼类投喂的饲料质量低劣的饲料,造成进入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难以满足其能量消耗,是导致养殖鱼类发生“越冬综合症”的“元凶”。
图2 患“越冬综合症”的各种养殖鱼类呈现体表溃疡症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避免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生与危害,我们曾经对水产养殖业者提出过如下的几点建议。
将养殖鱼类的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处为宜,并且要求越冬池塘能保水保肥。用于养殖鱼类越冬的池塘水深最好能保持在2.0m以上,在池塘冰封期间,冰面下的水深最好能至少保持在1.5m以上。越冬池塘的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符合淡水渔业用水标准,水源水中的溶解氧量要比越冬池水中的溶解氧量高,最好能维持在7.0~8.0mg/L以上,以免在向越冬池中加注新水后,导致越冬池水中溶解氧量急剧降低。
在放养越冬鱼类之前,需要对越冬池塘进行清整,注意别在池底留有石头之类的障碍物等。还需要对越冬池塘完成清除野杂鱼和彻底消毒工作,为越冬鱼类创造良好的栖息、越冬环境。2.2避免越冬鱼类受伤和完成鱼体消毒
而体表溃疡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养殖鱼类体表受伤所致。水产养殖业者为了对进入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集中管理以减少养殖成本,通常是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养殖池塘饲养的各种养殖鱼类,按照一定的种类与放养密度,将其转运到完成了专业清整的越冬池中集中饲养。在捕捞及运输越冬养殖鱼类的过程中,如果操作技术运用不当,就非常有可能导致养殖鱼类受伤。因此,为了使受伤的养殖鱼类避免致病生物的感染,在投放养殖鱼类进入越冬池塘之前,对经过运输后的养殖鱼类实施放养前的消毒处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对受伤的养殖鱼类类实施消毒处理,不但可以避免致病生物的感染,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养殖鱼类体表伤口的快速愈合。患有“越冬综合症”养殖鱼类的另一个外观可见的典型症状,是患病养殖鱼类
养殖鱼类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一种继发性疾病,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水霉孢子只能在养殖鱼类受伤的伤口处寄生与萌发,是不可能入侵体表没有伤口的养殖鱼类的。因此,养殖鱼类体表的伤口就为水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导致养殖鱼类体表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养殖业者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损伤,也可能是由于寄生虫寄生养殖鱼类后留下的伤口,有可能由于天气严寒、池水过浅而造成养殖鱼类冻伤,因种种原因造成养殖鱼类体表的伤口,就是处于越冬期间养殖鱼类发生水霉病的原因。2.3投喂优质饲料确保养殖鱼类越冬期间的能量消耗
当我们知道了导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真实原因后,对于如何预防这种病害就心中有数了。在我国华中水产养殖地区,大多数水产养殖业者在养殖水体温度低至一定温度(对于温水性养殖鱼类而言,多数专业文献中认为是10.0℃以下)时,就会停止投喂饲料,人为地让养殖鱼类进入越冬管理时期。养殖鱼类属于变温脊椎动物,在进入水温较低的冬季后,养殖鱼类的摄食量的确是会大幅度地减少。但是,温水性鱼类在低温季节减少摄食量并不代表会完全停止摄食。因此,如果水产养殖业者在越冬期间停止投喂饲料,养殖鱼类在漫长的越冬期间,就只能依靠在越冬前摄取的饲料转化而成的储存在体内的能量物质维持其正常地新陈代谢过程。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摄取的饲料质量优劣,必然的联系到鱼体在越冬期间的能量储存是否能充分满足其能量消耗需求,在越冬前对越冬鱼类投喂优质饲料,对进入越冬期间鱼类健康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我们提议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进入越冬时期之前,对即将进入越冬时期的养殖鱼类投喂优质饲料,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多糖(immune polysaccharide)类物质,作为养殖鱼类的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将养殖鱼类的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以增强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对水体中常在的各种病原生物的抵抗力。同时,尤其是在出现太阳的日子里,对处于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投喂少量优质饲料,以补充越冬养殖鱼类能量的不足。
而最近在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来信息,通知我们今年元月以前,就慢慢的开始出现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了,想我们询问其防控对策。 我们对今年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提前发生的原因做出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3.1养殖鱼类提前发生“越冬综合症”的原因分析
由于最近几年,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到春节的一段时期,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价格特别低迷,水产养殖业者对继续增加水产养殖业中的投入成本失去信心,同时也就放弃了在越冬期间对越冬鱼类坚持投喂少量优质饲料等越冬管理措施。为“越冬综合症”的提前到来创造了条件。
自2022年12月以来,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等几个省份,在越冬期间的温度较往年相比来说较高,导致正处于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活动量有所增加,能量消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原因是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储存在鱼体内的能量消耗殆尽,成为导致越冬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提前到来的另一个原因。
(1)以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尽快地向患病养殖池塘内的越冬鱼类投喂少量优质饲料,旨在补充越冬养殖鱼类体内已经消耗殆尽的能量。
如果能在投喂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多糖物质(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多糖,或者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培养物)作为免疫调节剂(每吨饲料中添加10.0kg左右),达到既补充鱼体内能量,又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系统机能,达到增强对养殖鱼类对养殖水体中常在病原生物侵染的抵抗力的目的。
(2)水产养殖业者在已然浮现“越冬综合症”的养殖池塘中,不要滥用各种消毒、杀菌和杀虫类药物,避免因为盲目使用各种药物,对患病养殖鱼类导致非常严重地应激性刺激。
养殖业者应记住,对于“越冬综合症”显示出来的水霉病,目前没有可供有效治疗这种真菌病的药物。因此,使用再多的药物医治水霉病是没有一点实际效果的。如果将各中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在饲料中,投喂患病养殖鱼类,期望治疗细菌性疾病,因为水温低、养殖鱼类摄食量少,饲料中含有的抗生素类药物进入患病鱼类体内后,因为不可能达到能抑制或者杀灭病原菌的浓度,因此,用这类抗生素类药物也是没有效果和实际意义的。因此,对于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症”用任何药物医治,都是不可能有治疗疾病的效果的。大量的防控实践结果已经证实,在已发生养殖鱼类“越冬综合症”的池塘中,使用的药物越多,患病养殖鱼类的死亡数量越大,死亡速度越快。
采用“1+1+N”的活动形式,一场主论坛+1大展览(牛蛙全产业链、美食展览)+多项细分活动的形式,参会人数超1000人,参展企业超50家。
论坛:牛蛙产业高峰论坛邀请政府、专家、企业等,围绕牛蛙绿色升级和高水平发展开展讨论,输出智慧与力量。
中美日最新GDP出炉,美国20.27万亿,日本3.12万亿,我国是多少?
韩“”力推“禁食狗肉”令,狗肉养殖协会:考虑把200万只狗扔到首尔街头
三星电子已注册“AI Phone”和“AI Smartphone”商标
国产CPU努力程度让人惊叹!龙芯3A6000花了10年时间 追上10代酷睿
Apple Pencil迭代出新,统一了USB-C接口,为何还被嫌弃?
8GB等于别人16GB是胡扯!老外测苹果新MacBook 仅写文档等不卡